子文庫網(wǎng)

www.eastrubber.cn

按學科找課本:
語文課本
數(shù)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shù)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課本
按版本找課本:
人教版
蘇教版
粵教版
魯教版
北師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師大版
川教版
閩教版
晉教版
桂教版
華師大版
教科版
滬科版
浙科版
蘇科版
遼師大版
湘科版
魯科版
豫科版
科學版
滬科教版
粵人版
魯人版
冀人版
晉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華版
人民版
滬外教版
北京版
武漢版
青島版
濟南版
華中師大
外研版
譯林版
仁愛版
科普版
廣西師大
岳麓版
遼海版
陜旅版
大象版
湘文藝版
地質(zhì)版
商務版
接力版
中圖版
西泠印社
冀少版
蘇少版
湘少版
語文版
嶺南美版
滬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來社版
魯美版
冀美版
贛美版
華文版
滬書畫版
按年級找課本: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年級
九年級
高一
高二
高三
?
首頁詞典

毫厘的意思

háo

毫厘


拼音háo lí
注音ㄏㄠˊ ㄌ一ˊ

繁體毫釐
詞性形容詞

詞語解釋

毫厘[ háo lí ]

⒈  兩個很小的計量單位,極言數(shù)量之小。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iota; the least bit;

引證解釋

⒈  毫與厘的并稱。泛指長度、尺寸。

唐 柳宗元 《梓人傳》:“計其毫釐,而構(gòu)大廈。”

⒉  指氈毯之類毛織物。

《敦煌曲子詞·<長相思>之三》:“作客在江西,得病臥毫釐。”

⒊  比喻極微細。毫、釐均是微小的量度單位。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官高勢重,力足拔才,而不能發(fā)毫釐之片言,進益時之翹俊也。”
金 王若虛 《君事實辨》:“近代諸儒以道學相高尚,論古人毫釐必計。”
清 趙翼 《贈寫照沉照》詩:“寫照乃以人為的,毫釐差輒謬千里。”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八:“工業(yè)品卻應有盡有,形式上看來和‘西洋’貨無毫厘差別。”

國語辭典

毫厘[ háo lí ]

⒈  極微小的數(shù)量。

《抱樸子·外篇·疾謬》:「故毫厘之失,有千里之差。」
《三國演義·第二九回》:「貧道得之,惟務代天宣化,普救萬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詞語組詞

詞語首拼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