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按學科找課本: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課本
按版本找課本:
人教版
蘇教版
粵教版
魯教版
北師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師大版
川教版
閩教版
晉教版
桂教版
華師大版
教科版
滬科版
浙科版
蘇科版
遼師大版
湘科版
魯科版
豫科版
科學版
滬科教版
粵人版
魯人版
冀人版
晉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華版
人民版
滬外教版
北京版
武漢版
青島版
濟南版
華中師大版
外研版
譯林版
仁愛版
科普版
廣西師大版
岳麓版
遼海版
陜旅版
大象版
湘文藝版
地質版
商務版
接力版
中圖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蘇少版
湘少版
語文版
嶺南美版
滬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來社版
魯美版
冀美版
贛美版
華文版
滬書畫版
按年級找課本: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年級
九年級
高一
高二
高三
?
首頁詞典

骨鯁的意思

gěng

骨鯁


拼音gǔ gěng
注音ㄍㄨˇ ㄍㄥˇ

繁體骨鯁

詞語解釋

骨鯁[ gǔ gěng ]

⒈  魚骨頭。

骨鯁在喉。

fishbone;

⒉  比喻個性正直、剛健。

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史記·陳丞相世家》

straight forward;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骨骾”。 魚、肉等的小骨。亦專指魚骨、魚刺。

《儀禮·公食大夫禮》“魚七縮俎寢右” 漢 鄭玄 注:“乾魚近腴多骨鯁。”
賈公彥 疏:“鄭 云‘乾魚近腴多骨鯁’,故不欲以腴鄉(xiāng)賔,取脊少骨鯁者鄉(xiāng)賔。”

⒉  骨干;骨骼。比喻詩文的主旨或風格。

晉 葛洪 《抱樸子·辭義》:“屬筆之家,亦各有病……其淺者,則患乎妍而無據。證援不給,皮膚鮮澤而骨骾迥弱也。”
《晉書·曹志傳》:“干植不強,枝葉不茂;骨鯁不存,皮膚不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觀其骨鯁所樹,肌膚所附,雖取鎔經旨,亦自鑄偉辭。”

⒊  比喻剛直。

《史記·吳太伯世家》:“方今 吳 外困於 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奈我何。”
《南史·徐勉傳》:“勉 雖骨鯁不及 范云,亦不阿意茍合。”
明 屠隆 《曇花記·奸相造謀》:“自負先朝老臣,粗立名檢,強項骨骾,不肯順從。”
郭沫若 《今昔集·釣魚城訪古(四)》:“他是我們 四川 乃至全 中國 有數的歷史學專家,而且是很有骨鯁之氣的一位學者。”

⒋  比喻剛直的人。

唐 皇甫湜 《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任賢而勿貳,招諫而必行;屏近習之纖佞,進周行之骨鯁,斯明目達聰之道也。”
《新唐書·李棲筠李鄘傳贊》:“剛者天德,故 孔子 稱‘剛近仁’。骨彊四支,故君有忠臣,謂之骨骾。”

⒌  指剛直之氣。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然落拓之子,無骨骾而好隨俗者,以通此者為親密,距此者為不恭。”

國語辭典

骨鯁[ gǔ gěng ]

⒈  比喻正直。也作「骨骾」。

《史記·卷八六·刺客傳·專諸傳》:「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

⒉  文章的骨架。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辯騷》:「觀其骨骾所樹,肌膚所附,雖取熔經意,亦自鑄偉辭。」

詞語組詞

詞語首拼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