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按學科找課本: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課本
按版本找課本:
人教版
蘇教版
粵教版
魯教版
北師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師大版
川教版
閩教版
晉教版
桂教版
華師大版
教科版
滬科版
浙科版
蘇科版
遼師大版
湘科版
魯科版
豫科版
科學版
滬科教版
粵人版
魯人版
冀人版
晉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華版
人民版
滬外教版
北京版
武漢版
青島版
濟南版
華中師大版
外研版
譯林版
仁愛版
科普版
廣西師大版
岳麓版
遼海版
陜旅版
大象版
湘文藝版
地質版
商務版
接力版
中圖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蘇少版
湘少版
語文版
嶺南美版
滬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來社版
魯美版
冀美版
贛美版
華文版
滬書畫版
按年級找課本: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年級
九年級
高一
高二
高三
?
首頁詞典

誹謗之木的意思

fěibàngzhī

誹謗之木


拼音fěi bàng zhī mù
注音ㄈㄟˇ ㄅㄤˋ ㄓ ㄇㄨˋ

繁體誹謗之木

詞語解釋

誹謗之木[ fěi bàng zhī mù ]

⒈  供百姓書寫政治缺失的表木。

引證解釋

⒈  供百姓書寫政治缺失的表木。

《呂氏春秋·自知》:“堯 有欲諫之鼓, 舜 有誹謗之木, 湯 有司過之士, 武王 有戒慎之鞀,猶恐不能自知。”
高誘 注:“欲諫者擊其鼓也。書其過失以表木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誹謗之木設,則有過必知;敢諫之鼓懸,則直言必獻。”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至于徹膳之宰,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敢諫之鼓……于以明目達聰,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國語辭典

誹謗之木[ fěi bàng zhī mù ]

⒈  相傳堯時立木牌于橋邊,供人書寫諫言。后世因于宮外立木,任人書寫政治得失,稱為「誹謗之木」。

《淮南子·主術》:「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

詞語組詞

詞語首拼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