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⒈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
引《書(shū)·皋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孔 傳:“天次秩有禮,當(dāng)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以接之,使有常。”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尚書(shū)上》:“所謂五禮者,正謂公、侯、伯、子、男朝聘之禮也。”
⒉ 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引《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云:“五禮,吉、兇、軍、賓、嘉。”
《隋書(shū)·禮儀志一》:“以吉禮敬鬼神,以?xún)炊Y哀邦國(guó),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
宋 蘇軾 《隆祐宮設(shè)慶宮醮青詞》:“介萬(wàn)壽之無(wú)疆,錫五禮之純備。”
⒈ 古代吉、嘉、賓、軍、兇五種禮儀。
引《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
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五禮,吉、兇、軍、賓、嘉。」
《隋書(shū)·卷六·禮儀志一》:「周公救亂,弘制斯文,以吉禮敬鬼神,以?xún)炊Y哀邦國(guó),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
⒉ 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的禮。
引《書(shū)經(jīng)·皋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漢·孔安國(guó)·傳:「天次秩有禮,當(dāng)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以接之使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