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wǎng)

www.eastrubber.cn

按學科找課本:
語文課本
數(shù)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課本
按版本找課本:
人教版
蘇教版
粵教版
魯教版
北師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師大版
川教版
閩教版
晉教版
桂教版
華師大版
教科版
滬科版
浙科版
蘇科版
遼師大版
湘科版
魯科版
豫科版
科學版
滬科教版
粵人版
魯人版
冀人版
晉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華版
人民版
滬外教版
北京版
武漢版
青島版
濟南版
華中師大版
外研版
譯林版
仁愛版
科普版
廣西師大版
岳麓版
遼海版
陜旅版
大象版
湘文藝版
地質(zhì)版
商務版
接力版
中圖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蘇少版
湘少版
語文版
嶺南美版
滬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來社版
魯美版
冀美版
贛美版
華文版
滬書畫版
按年級找課本: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年級
九年級
高一
高二
高三
?
首頁詞典

裼裘的意思

qiú

裼裘


拼音tì qiú
注音ㄊ一ˋ ㄑ一ㄡˊ

詞語解釋

裼裘[ tì qiú ]

⒈  古行禮時,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裘。非盛禮時,以此為敬。

⒉  泛指袒露里衣。形容不拘禮儀。

引證解釋

⒈  古行禮時,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裘。非盛禮時,以此為敬。 《禮記·檀弓上》:“曾子 襲裘而弔, 子游 裼裘而弔。

曾子 指 子游 而示人曰:‘大夫也,為習於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
孔穎達 疏:“袒去上服以露裼衣,則此裼裘而弔是也。”
《禮記·喪大記》“弔者襲裘” 漢 鄭玄 注:“始死,弔者朝服裼裘如吉時也。小斂則改襲而加武與帶絰矣。”

⒉  泛指袒露里衣。形容不拘禮儀。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使迴而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張鳳陽》:“納蘭太傅、高江村 等款待賓客, 鳳陽 裼裘露頂,忝踞上位,其結交也如此。”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

詞語組詞

詞語首拼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