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不覊”。1.謂才行高遠,不可拘限。《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李善注:“不羈,謂才行高遠,不可羈繫也。”晉向秀《思舊賦》:“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宋何薳《春渚紀聞·顏幾圣索酒友詩》:“錢塘顏幾字幾圣,俊偉不覊,無日不飲。”郭沫若《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象《胡笳十八拍》,無論形式或內容上,那種不羈而雄渾的氣魄……決不是六朝人乃至隋唐人所能企及的。”
(2).謂行為不遵循禮法。《新唐書·元結傳》:“結少不羈,十七乃折節向學,事元德秀。”《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唐寅﹞為人放浪不覊,有輕世傲物之志。”《明史·袁煒傳》:“煒性行不羈,為御史包孝所劾,帝宥不罪。”
不的解釋不ù副詞。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單用
羈的解釋羈(羈)ī馬籠頭:無羈之馬。羈紲(.馬籠頭和韁繩;.喻束縛)。束縛,拘束:羈押。羈絆。羈縛。羈囚。放蕩不羈。停留,使停留:羈旅(長久寄居他鄉)。羈留。羈泊。羈滯。古代女孩留在頭頂像馬籠頭的